「奈米大進擊」陳宏棟董事長獨家專訪
63歲踏入奈米科技領域 他如何讓產業巨頭買單?
露出媒體:鏡周刊 NO.066 發行日期:2018.01.03
文|邱莞仁 攝影|鄒保祥 影音|鄒雯涵 韓惠宇


奈米物質細化技術 驚豔業界
走進戴壟總部,陳宏棟 董事長頂著一頭白髮、穿著三宅一生服飾出來迎接我們,一身雅痞,辦公室內放了數座身價等同豪宅的沉香與各式老茶,一旁真空管音響流洩出老爵士音樂,彷若走進蒐藏家的寶庫,幾乎要讓人忘了他科技董座的身分。
2014年成立的戴壟,主打奈米物質細化技術,細化後的奈米粒徑平均為1.7奈米,遠小於傳統技術的150奈米,因可填補於物品孔洞,應用在電子3C產品防水、紡織品防爆、防彈上,還可織入防蟲網阻絕害蟲、減少農藥使用,目前已和世界多家大型汽車、3C與金屬領域公司簽約,預計2018年應用端將全面問世。
拿著塗上戴壟細化奈米的吹風機和鎢絲燈泡,陳宏棟 董事長面不改色地放入水中接通電源,這項防水技術2017年在美國CES展(國際消費電子展)亮相後,已與多家世界級汽車、3C與金屬領域廠商簽約,在2017 CES上海展時獲得最佳製造商技術獎,獨到的技術業界已悄悄傳開。
一旁員工則穿上重量僅700公克,摻入特殊奈米纖維材料及玻璃纖維製成的高效能防割外套,即便用銳利的刀片近距離切割外套表層,也無法割破,打破過去防割衣厚重的印象。
科技新農業「奈米除蟲網」 讓農民不用再噴農藥
陳宏棟 董事長最引以為傲的事業,是2014年新成立的戴壟科技。「3年前我大伯父陳清海的孫子來找我,告訴我戴壟研發的東西,但他沒資金了,希望我可以接手。」
陳宏棟 董事長解釋,將經過奈米細化後的微粒填滿玻璃毛細孔,不僅可有效隔絕、減少髒汙,還可有效避免出現凡得瓦力效應,使奈米粒在高低溫下穩定運作,不會產生奈米團聚現象。
不願具名的奈米業者分析,做奈米不難,但能細化到平均奈米粒徑僅1.7奈米,且克服奈米出現如磁鐵磁吸的團聚現象,「這應該是目前市面上最新的技術。」
在眾多奈米技術的應用,陳宏棟 董事長最投入的是新農業改良。他將奈米細化技術與紡織品結合,發展出嵌入除蟲菊劑的除蟲網,蚊蟲接觸到網子神經系統因干擾損壞,而喪失行動力,農民無需額外噴灑農藥。目前戴壟在新疆、浙江近3百多畝的土地上,都設立了新農業示範基地,「很可惜,在台灣做這個會增加成本,沒人願意做。」
採訪隔週,我們與陳宏棟 董事長約在高爾夫球場拍照,「我爸是我的偶像,他講的話就是聖旨,以前他做鮮花出口,在五股種的菊花顏色都很自然,我這麼執著農業,也是受我爸影響。」
回到球場的陳宏棟 董事長如魚得水,背著攝影器材跟著他,在球道間爬上爬下,桿上的小白球領他進入江湖,「打球的過程就像人生,有高有低,面對不同的情況,得去挑戰它、接受它,每天都過得很安逸,那是怎樣的人生?」